創建“通州陶社” 推進區域陶研
創建“通州陶社” 推進區域陶研
南通市陶研會通州分會
經多年的醞釀、試運行,“通州陶社”于今年4月2日正式成立于我區學陶先進單位之一的東社學校。市、區教育局和市陶研會的領導親臨現場指導,各兄弟縣市區同行參加見證,全稱為“通州區‘活的教育·系列行知’學陶師陶促進社”。這既是區域學陶的一項成果,更是推進區域陶研的重要舉措。
一) 源起:在學陶的高地上站立
去年10月,在“行知伴我成長”長三角論壇上,我區省陶研實驗學校校長王振華同志代表江蘇省作經驗介紹;12月,上海市崇明縣教育局組織全體中小學校長到我區二窎中學參觀。通州中專省特級教師丁順前主持的陶研成果在省內外取得良好反響。成為我區乃至省市學陶師陶亮點。
如何將點上的成功經驗轉化為面上廣泛深入的實踐,如何以面上的普及來推動點上的更好發展,有效整合全區陶研資源,創建“通州陶社”,成為了我們的原初想法。我區教育局、教育工會長期以來重視、支持陶研工作,特別是分管局長錢國華同志對陶研工作抱有濃厚興趣,多次就陶社的性質、組織、運作、目標等提出了具體要求,給予了有力的指導。
二) 旗幟:在“活的教育”天空中飄揚
1921年暑期,陶行知先生在金陵大學作了一次《活的教育》演講,他說:“我總覺得‘活’的一字,比一切什么字都要好。活的教育,更是教育中最不可缺少的現象。”“活的教育”,正是南通市陶研會多年來重點研究的課題。陶研專家何廣余先生研究認為;“‘活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寶庫中的奇葩,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
我們冠名“活的教育”,一是源自南通市陶研會研究成果的指導;二是源于我們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三是源于自身的研究與發展需要。
三) 框架:在“系列行知”舞臺上搭建
通州陶社以“系列行知”作為工作架構,各成員學校從不同的視角入手,在相異的維度展開,化整為零、萬紫千紅而九九歸一,彰顯“大哉陶子”的博大精深,確保學陶師陶工作更細、更活,更優。
目前“通州陶社”系列成員共有七所學校,他們是區內的二窎中學、通州中專、張謇學校、東社學校、四安中學、韜奮小學、十總中學。目前七所學校確定的課題是:二窎中學的細節行知,通州中專的合一行知,張謇學校的勤遜行知,東社學校的真遠行知,四安中學的求真行知,韜奮小學的大愛行知,十總中學的礪志行知。
截止今年10月底,還有先鋒小學、新聯小學、袁灶初中等學校對陶研工作抱有濃厚的興趣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以不同方式表達了加入陶社的愿望。待條件成熟時,我們將逐步吸收這些學校加入“通州陶社”。
四)收獲:在標準建設中豐富
通州陶研分會十分重視學陶工作的標準化建設,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略。
(一) 依據章程推動,形成顯性成果
在通州“陶社”成員單位聯席會議上,我們討論通過了《南通市通州區“活的教育·系列行知”學陶師陶促進社章程》。章程的制定和通過旨在推進學陶的標準化建設,讓“學陶”成為“陶學”,基本完成“四陶”的標準化建設:
1、文化建設,讓學校充盈“陶味兒”。各成員學校分步實施立陶像(行知雕塑)、說陶話(行知名言)、建陶廳(行知展廳)等工作。除二爻中學己全面建成外,東社學校已經塑好了陶像,建好了陶廳。四安中學的行知廣場和十總中學行知園方案已經準備就緒。
2、課程開發,讓學校多做“陶事兒”。以課程開發為抓手,精心設計和全面推動學陶師陶實踐活動。張謇學校將行知教育思想與張謇先生教育思想有機結合,開發了“勤遜”教育校本課程。韜奮小學將行知教育思想融合到韜奮精神的傳承和發展的實踐中,已經形成特色校本課程。
3、課題引路,讓學校緊抓“陶題兒”。通州中專“教學做合一”的研究課題已經獲得南通市規劃課題立項,并獲得初步的研究成果。
4、打造特色,讓學校都有“陶名兒”。今年,省陶研實驗學校、“陶社”候補學校先鋒小學的邢光花老師參加南通市“行知杯”中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獲得第一名。在我區形成很好的反響。我們力爭三到五年內各成員學校均成功創建江蘇省乃至中陶會陶研實驗學校。
(二)依靠行動推進,積累成功做法
1.推進學習,要求每所成員學校創辦“學陶報”。人人都要讀《走進陶行知》。,
2.強化研究,每所成員學校建立陶研室。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開展課題研究。。
3.培養隊伍,每所成員學校要培養形成一支陶友骨干隊伍。
4.加強交流,。我們先后組織成員學校陶研骨干赴上海崇明、浙江平湖、江蘇南京等地區的先進單位參觀學習。上個月,我們還組隊參加了2014年長三角“行知伴我成長”論壇。
5.凝煉文化,每所成員學校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陶文化”。區分會將各學校校園網站主動鏈接“陶研云”,開設“通州陶社”專欄,力求形成獨特的“通州陶社”的“陶文化”。
自“通州陶社”醞釀、創建以來,在省市陶研會領導、專家和兄弟縣市區陶研分會的關心、幫助下,取得了一些成績。在點滴的成績面前,我們深知,陶研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將乘本次年會東風,采眾家之長,踏上新的征程,為明年長三角“行知伴我成長”論壇在我市的成功舉辦添磚加瓦,爭做貢獻。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